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发布日期:2023-12-29 浏览次数:2106
一、编制说明
1.报告主体: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
2.报告范围:报告覆盖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
3.报告时间: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部分内容适当追溯以往年份。
4.报告简介:报告回顾了公司2022年度在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环境保护、安全管理、职工福祉等社会责任方面开展的工作,披露了公司履行发展、安全、治理等社会责任方面的理念、行动和实绩。
5.编写依据:本报告按照安徽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省属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相关要求。
6.数据及信息来源:公司文件、统计报告及所属企业单位履
责情况汇总和统计。所有信息内容均经过公司管理层、主管部门和各所属企事业单位审核。报告中所涉及的财务数据摘自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告,如与财务报告有出入,以年度财务报告为准,其他数据来源于公司内部文件和信息统计系统数据。
7.指代说明:报告中所涉及货币金额以人民币作为计量币种;报告中“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也以“集团公司”、“农垦集团”及我们表示。
8.报告发布:本报告为中文,由省工经联统一在有关媒体和网站公开发布。
公司地址:合肥市黄山路468号通和易居同辉南苑19号楼
邮政编码:230061
电话(传真):0551—62661623
公司网址://329191t.com
二、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创建于1949年4月,历经皖北行政公署农林处、省农场管理局、安徽生产建设兵团、省农垦厅、省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等体制变革。1998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改制为国有独资的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加挂安徽省农垦事业管理局牌子,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2022年,经过股权调整,集团公司61%的股权由安徽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有,39%的股权由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有。
新时代新形势下,农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对外农业合作的排头兵、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农垦集团是安徽省属企业中唯一以农业为主体的企业集团,也是全省最大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公司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以现代农业为核心,聚焦种植业、养殖业、精深加工业、现代农服业、特色茶林果业五大发展支柱,做稳做实房地产业和投资金融业两大支撑,着力打造“一核五柱两支撑”产业发展格局,奋力冲刺“百亿级”企业,努力构筑长三角“大粮仓、大菜园、大厨房”,致力打造现代农业企业集团航母,全力迈出安徽农垦现代化建设新步伐。
目前,农垦集团现有省内农(林、茶、果)场公司20个,分布在9个省辖市、19个县(市、区)。沿淮农场以生产经营小麦和大豆为主,沿江农场以生产经营水稻和大豆为主,皖南茶场以生产经营茶叶和苗木为主,皖北砀山果园场以生产经营水果为主。集团公司积极推进农业“走出去”,拥有海外(津巴布韦)农场3个,其中1个农垦自营,2个皖津公司经营,土地面积3.9万亩。
截止2022年底,集团公司共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17户,其中全资82户,控股35户,涵盖粮食加工业、种业、林业、果业、茶业、酒业、养殖业、农业服务业、金融投资业、房地产业、酒店投资业、新能源产业等领域,拥有10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垦区总人口12.7万人,其中,在职职工近2万人,离退休约3万人。拥有农业科研所15个,科技人员2300多人。
集团公司拥有土地面积100万亩,其中,耕地45.12万亩,林地23.77万亩(茶果园7万亩),水面8.22万亩。
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0.71亿元。截至2022年末,资产总额400.1亿元,负债总额127.2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72.9亿元,资产负债率31.79%。
现代农业是农垦集团的核心产业。近年来,集团公司深入践行“粮食安全国家队、现代农业示范区、对外合作排头兵”的职责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植入绿色“芯片”、打造金色粮仓,粮食等作物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70万亩以上,粮食年总产量突破35万吨,入选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获批6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5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拥有倮倮大米、雁湖面粉、雪雁挂面、雪里香糯米粉、青草湖酒、砀山翡翠酥梨、敬亭绿雪茶叶、水家湖草莓、安禽蛋鸡、华阳河小龙虾等众多特色品牌。
十一五以来,垦区建设了6个部省级现代农业和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场、6个垦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场、11个国家级和省级万亩高产示范片,万亩高产示范片麦、稻、棉、茶、梨亩产分别超过609、701、120、350和2500公斤,在全省领先,成为安徽区域农业发展的亮点。2022年,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
集团公司建成有倮倮大米、敬亭绿雪和绿魁茶叶、翡翠酥梨、皖垦种子、安禽鸡蛋质量追溯体系,6个农场取得了追溯标识使用权。21个农产品通过了有机、绿色、无公害等相关认证。有11个产品被评为安徽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安徽名牌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各有2个产品入选。
集团公司农机总动力43.7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93.5%,其中沿淮旱地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98%,沿江水田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91%,皖南茶园管理全程机械化水平87%,大宗茶机采100%。农作物综合秸秆还田率达90%,配方施肥面积达95%以上,机插秧率达7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5%,良种率达100%。
皖垦种业小麦种子和常规糯稻种子在省内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前列,入选农业农村部评定的国家种业阵型企业,重点承担小麦领域“强优势”任务。
十字铺、敬亭山、九连山、祠山岗“四大茶场”5.2万亩优质茶园集中连片,是亚洲最大的连片标准化茶场,也是全国有机(茶叶)农产品基地,被誉为“江南茶海”, 盛产“敬亭绿雪”“黄金芽”等名茶。
三、 责任管理
(一) 组织架构
(二)治理体系
治理结构 公司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归属安徽省委管理。集团公司根据《公司法》、《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党委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据公司《章程》及相关规则行使职权,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集团公司所属二、三级公司均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设置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规范治理 集团公司坚持党委全面领导,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各环节。持续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厘清公司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办公会职责界限,把党委会议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严格执行公司《章程》,坚持和完善《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会议制度》《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会议制度》《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办公会议制度》《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等议事规则,严格规范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办公会流程,形成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制衡有效、科学决策,协调一致、运作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保障公司正常的决策和管理秩序,有力推动公司高效治理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内部控制 集团公司总部机构设置健全,职责分工明确,制定了战略管理、生产经营、技术创新、投资决策、资源资产管理、财务资金管理、项目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社会事业管理、党的建设、作风建设、审计监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确立了《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规则》,建立了以内控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以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为要素的内部控制体系。公司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公司内、外部审计的沟通、监督和核查工作,确保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除纪检监察、内部审计监督之外,还建立了委派财务总监制度,委派财务总监,监督下属企业生产经营、资产财务管理及社会责任履职等情况。
(三)管理运行
1、强化党建引领。农垦集团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根本性加强。一是加强政治建设。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集团公司党委全年落实“第一议题”28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32件,教育引导农垦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制定印发《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跟进督办工作制度》,建立清单化、闭环式贯彻落实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保密工作责任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树立大抓基层工作导向,推动垦区党建提质增效,把基层党支部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二是加强思想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印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任务清单》《工作举措》,研究细化22项具体任务,清单化抓好落实,在垦区上下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贯彻活动311场次。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规范落实“四个第一”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对标制度,用好用足安徽农垦博物馆等红色资源,持续深化思想建设和农垦精神再教育。全年召开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2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党的建设、“三农”工作、粮食安全等重要论述和对安徽、对农垦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组织农垦各级党组织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方式深入开展学习,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三是健全组织体系。胜利召开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为集团公司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把关定向,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和纪委领导班子。深入实施党建“领航”计划,开展“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主题党日活动。坚持内部培养、公开招聘和系统外选调相结合,持续优化干部结构,提拔和进一步使用32名集团公司管理中层干部,所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和集团公司部门负责人中,“70、80后”干部占比由2021年的33.91%上升至46.22%。四是狠抓检视问题整改。以省国资委部署的“三个全面”专项行动为抓手,一体推进省委巡视“回头看”、涉粮业务板块专项巡视等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做实“后半篇文章”,确保所有问题改彻底、改到位。新建和修订制度 16 项,年末整改完成率97.30%,各类监督检查反馈问题均已序时整改。五是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纪律建设,全年全系统按“四种形态”共处理46人。突出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的监督,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积极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六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全年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260篇次,东风湖小麦高产示范登载《经济日报》头版。积极建塑务实进取的安徽农垦集团,不断激发广大干群的创业热情,2022年获评“安徽省最美职工”“安徽省五一巾帼标兵”各1名。七是积极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坚持以培训为抓手,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载体的培训方式,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2022年组织干部参加省属企业外部董事及董事会秘书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网络专题培训班、2022年度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岗位能力培训班、集团公司年轻干部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等班次学习共74人次。
2、深化内部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百日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如期实现高质量收官。截至年底,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35项改革任务,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成熟定型,企业活力效率明显提升。
(1)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一是深度推进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结合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企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党委、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清单和议事规则,厘清各权责主体的边界,真正实现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二是应建尽建、配齐建强公司董事会。32户应建董事会的各级子企业全部建立董事会,应纳入外部董事占多数要求的17户各级子企业全部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集团公司出台规范所属企业董事会建设制度、外部董事管理办法、董事履职评价办法、所属企业董事会评价办法等制度体系,推动建设专业尽责、规范高效的董事会,并加强外部董事管理、指导外部董事更好履职尽责。三是差异化落实重要子企业董事会职权。皖垦种业、农垦农产品、通和房地产集团公司等3户重要子企业,全面落实董事会中长期发展决策权等6项职权,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充分发挥重要子企业董事会经营决策主体作用。四是推进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放权改革。集团公司及建立董事会的子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明确授权方案、授权清单,充分发挥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建立了经理层向董事会报告制度,明确需要报告的责任主体及报告的内容、方式、时限等规定。集团公司制定董事会授权经理层跟踪评估制度,对经理层执行授权制度、行权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五是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所有农场公司均与属地政府签订办社会职能整体移交协议。
(2)健全内部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一是实施集团公司机构职能优化调整,推进集团公司部分岗位公开竞聘。二是落实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差异化兑现薪酬。集团公司本部和各级子企业经理层成员全面实行任期管理,签订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按照约定严格考核、实施聘任或解聘、兑现薪酬。三是全面推行市场化招聘制度,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全年集团公司本部及各级子企业新进员工278人,公开招聘率达100%。四是大力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推动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在各层级企业普遍落实。集团公司及各级子企业管理人员398人,累计实行竞争上岗211人,占比53.02%;当年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10人,占比2.51%。五是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一岗一薪、易岗易薪,破除平均主义、“高水平大锅饭”;实行亏损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六是清退处置7户低效无效企业,盘活收益1683.73万元。
(3)统筹推进皖垦种业上市和深化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及时研究皖垦种业上市路径选择、小麦种子粮定价等重点难点问题。全力开展新三板核查及申报,及时跟踪中介机构推进皖垦种业上市工作进展。推动完成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四板挂牌,加入安徽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转板新三板和北交所“绿色通道”。皖垦种业深化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共涉及优化股权结构、积极开展产业并购重组、加快推进公司上市、落实各治理主体职责、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改革、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开展员工持股计划、深化党建和经营融合发展等8项重点任务已基本完成。
3、强化依法治企。一是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制定印发《省农垦集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年-2025年)》,明确八五期间集团公司普法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不断推进法治国企建设。组织集团公司各部室及所属企业有关人员参加5期国资委法治讲堂学习,累计参加人数超100人;参加党内法规知识竞答,共计2751人次。积极开展“415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广大职工学法、知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规章制度法律审核。针对2022年集团公司制定、修改《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及以下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负债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查,确保各项制度依法合规。三是加强法律纠纷案件管理。修订《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加强对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的管理。
4.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根据省国资委《关于做好2022年省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通知》(皖国资监督一〔2022〕66号)要求,从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依法治企的高度,对所属二级子公司2021、2022年度的内部控制环境、重要经营活动即资金活动、采购业务、销售业务、资产管理、工程项目、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10个方面进行监督评价,针对性开展风险评估,推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内部控制在深化企业改革、规范企业管理、保障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强化内部管理。一是组织开展“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设立合规委员会,制定合规管理制度,编制重点领域合规风险清单、高风险领域专项合规指南、重点岗位合规职责清单,建立了合规风险识别预警、合规审查等机制,搭建合规管理“三道防线”。适应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等外部合规环境变化、集团优化管控及战略发展需要,加强制度“立改废”,补齐管理短板,不断提升制度体系的全面性、适用性、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升农垦集团治理能力水平。二是加强公司合同管理。修订《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合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审查。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对集团及所属企业的合同进行法律审核。三是加强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章程管理。按照《关于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39%股权无偿划转至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实施集团公司39%股权划转、章程修订。根据实际需要,完成对江南茶海公司、东风湖农场公司等6户企业章程的制定、修改,发挥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础作用。
6、强化财务管理与监管。一是提升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制定《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会计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体系内会计人员专业能力要求,规范会计人员行为,加强财会监督工作。二是优化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制定《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财务总监委派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对所属企业的财务监督,防范财务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三是进一步规范企业资金管理。修订《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管理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加强资金风险防控。提高集团资金归集度,控制大额资金的使用,子公司在使用资金时严格执行资金月度计划,确需调整的需上报集团公司审批。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所属企业资金管理,建立大额资金对私收付款分级动态预警系统,对存疑的资金预警信息组织核查。四是针对性开展专项检查。围绕2021年以来企业内部控制、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组织对12户重点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经营风险,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五是加强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管理。强化应收账款清欠,总额9.9亿元的应收款累计清收6.80亿元,占比68.69%。
7、强化审计监督。一是加强审计制度建设。根据省国资委关于加强安徽省省属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相继制定出台了《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安徽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二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先后对皖垦资本运营公司、华阳河农场公司等单位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组织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12条。三是开展工程造价审计。根据项目单位申请,选取中介机构对华阳河、皖河、茶业集团、皖垦种业、东风湖、砀山、阜蒙等企业29个项目组织进行工程造价决算审计,工程送审金额10906万元,审定金额9851.2万元,核减金额1054.8万元,核减率9.67%,为建设单位节省大量建设资金。四是适时组织开展各类专项财务审计。满足监督管理需要,结合涉粮巡视整改,对所属9个粮库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对粮库经营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揭示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合规经营。2022年共组织实施并完成审计项目38项。其中经济责任审计2项,工程造价审计29项、项目资金审计2项,专项审计5项。审计总金额181713万元,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6352万元,促进增收节支1055万元,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50条。
四、责任绩效
(一)经济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8亿元,同比增加7.19亿元,增长14.2%;实现利润总额4.58亿元,同比增加0.44亿元,增长10.57%;实现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加0.36亿元,增长11.5%。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三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预算目标。
(二)粮食安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全年播种粮食79.7万亩,总产量36.3万吨,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超额完成13.86%和3.71%。小麦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5.8公斤。
因地制宜选准托管模式,一体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农业统一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场公司统一经营能力和亩均效益。截至2022年底,垦区麦稻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统一品种布局”77.8万亩,占比90%;“统一供种”6.5万吨,占比87%;“统一生产资料采购供应”54.7万亩,占比63%;“统一农艺措施”84万亩,占比97%。“统一原粮购销”27.4万吨,占比80%;“统一核算”55.3万亩,占比64%。农业统一经营面积达12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同比增加35%。全面落实农业生产“大托管”实施方案,围绕打造“两基地两平台”,加强工作统筹,细化任务分解,严格奖惩措施,全年新增订托管协议面积17.7万亩,累计23.5万亩。与10户重点企业签订农业生产“大托管”责任书,凤台县“大托管”垦地联合沟通机制和工作专班建立运行。
2022年,新增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9.9万亩,新增及续展“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6个,4家企业通过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创建验收,8家企业通过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新认定华阳河农场公司、省农服公司两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产业创新。农业:持续实施2020年农业科技创新项目,集成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种、肥料和农药减量增效、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绿色高效技术模式,落实“调结构、优品种、重田管、减菌源、防侵染、控危害”的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等重大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垦区午季小麦实现产量、品质双提升。组织编写《农垦农业生产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全面提升麦稻生产水平。皖垦种业公司与省农科院合作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皖垦麦22,亩均最高单产913.18公斤,刷新全省小麦最高单产记录。组织申报全国农垦农业科技重大成果,皖垦种业选育的新品种皖垦麦22、皖垦糯5号及龙亢农场发明专利“一种直播水稻的栽培方法”3项科技成果入选农垦科技成果展。2022年共审定农作物新品种6个,其中水稻2个,小麦2个、玉米1个、大豆1个。全年科技研发投入3715万元,较上年度增加7.79%。皖垦种业在新三板基础层挂牌获批通过,入选农业农村部小麦“强优势”阵型企业和省农业板挂牌企业“金种子工程”;种子“绿稻红花”和“皖垦软麦”品牌成功注册,“两优6176”杂交水稻品种在全省20个地区布点示范。龙亢农场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遴选认定,寿西湖获批第四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机作业管理基本实现由农场公司统一调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3个百分点。
粮食加工业:农产品公司 3 万吨糯米粉生产线正式投产;农产品公司加工稻谷3.32万吨,生产大米、成品米粉4.04万吨,同比增长26.23%。青草湖酒业年产各类酒5000吨,同比增长31.6 %。雁湖面粉公司日处理小麦2×500吨专用面粉生产线完成投资3.13亿元,已竣工投产,配套的3万吨粮食储备库及烘干项目完成投资4356.08万元,项目达产后具有年加工小麦30万吨生产能力,产能在行业内将达到中等规模。焦岗湖农场公司农产品加工配套提升项目完成投资301.55万元,为农场大米加工线运行提供配套支持。
林业:储备林项目纳入省国家储备林总体规划,白米山9.69万亩森林资源融入滁州市森林碳汇交易序列。敬亭山茶场公司获批全国有机(茶叶)农产品基地。十字铺名优茶清洁化全自动加工线投产,智能化温室培育良种茶苗30万株,生产干毛茶9940吨,名优茶产量和大宗茶出口量分别增长17.2%和3.6%。砀山果园场按照现代农业核心区、果旅产业发展区、智慧农业示范区目标,首期建设砀山酥梨第一园1000亩,探索酥梨全产业链全链条应用场景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其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达到国家级前列。
养殖业:华阳河6.5万亩稻虾产量、产值分别增长16.7%、2.4%;全国最大单体种猪场之一的和安公司 1.6 万头能繁母猪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当年引种种猪16092头,出栏仔猪9.9万头,完成年度任务的 132%。江南茶海 135.2 万羽蛋鸡养殖项目启动建设。
投资金融业;皖垦资本运营公司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安徽垦建合作发展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启动实施,年实现营业收入7530万元、利润总额419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 %和7.4%。
地产开发:通和集团在肥西、宣城各竞得1宗用地,合肥星辰同辉、凤台沁园春晓项目开盘预售,易居天玺相关项目分获省建设工程质量“黄山杯”奖和国家级房地产奖“广厦奖”复评。
(四)资源维护及开发。大力推进土地复垦,2022年华阳河农场公司新增耕地750亩,敬亭山茶场公司新增耕地140亩;正在实施的皖河、淮南农场公司2个土地复垦项目,预计可形成新增耕地800亩。以“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根据《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安徽农垦“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了《安徽农垦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分区、建设任务、后续管护、投资测算、效益分析、实施保障,为各农场科学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2022年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8万亩,年末全系统高标准农田已累计达到38.35万亩。大力推进耕地“旱改水”升级改造,当年垦区内新形成可交易“旱改水”指标13156亩;完成“旱改水”指标交易5013.5亩。至年末全系统已累计形成可交易“旱改水”指标36072.71亩。龙亢、潘村湖、敬亭山3家公司土地信息化项目完成验收,土地租赁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和挖潜土地资源优势,进一步盘活土地、仓库等资源资产,年内与皖能股份、华润新能源投资公司、中能建投资华东分公司等省企、央企开展新能源项目合作。集团公司与皖能股份合作的白米山农场200MW风电项目已经竞得建设指标,预计项目建成后将每年生产清洁电力5.3亿度,节省标煤16万吨并相应减少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集团公司与华润新能源投资公司合作开发的“风光茶储”能源基地项目正处在前期规划论证阶段,预计项目落地后每年可生产清洁电力15亿度,节约标煤 45万吨。
(五)诚信经营。集团公司始终把诚信经营作为立业之本、兴业之道,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生存之要、发展之基,秉承“诚、信、义”的徽商精神,不断加强以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为内容的信用体系建设,树立了企业良好口碑。
密切客户合作,坚持互惠互利。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良好合作与相互支持,实现公司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不断完善采购流程与机制,制定公开透明的甄选流程,建立公平、公正、公正的评估体系,为供应商和客户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推行委托公开招标、阳光采购,网上招标等不同形式,加强管理人员、采购人员等廉洁纪律学习和教育,并加强审计监督,防范、杜绝商业贿赂和不正当交易情形的发生。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积极与供应商开展技术经验交流,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吸收重要供应商参与公司好产品、新技术研发,共图发展。规范供应商管理和考核,对其资质、质量、交期、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信息收集、跟踪评价,加强对供应商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提升,保证为公司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全年无拖欠供应商货款而被起诉的情形,未出现商业贿赂的情形。
坚守用户至上,坚持质量第一。坚持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强农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农产品生产、运输、储存和销售各个环节的监管,以“致力绿色有机、服务美好生活”为使命,进一步整合垦区农产品基地、生产、市场等资源,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一体化产业链,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健康营养的优质食用品。持续扩大“三品一标”认证规模,2022年垦区新增及续展“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16个,有效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55个,涉及种植面积18.5万亩,产量8.7万吨。做好农产品质量追溯日常管理,通过现场及远程指导等方式加强对各追溯项目的指导和监管,农垦质量追溯平台的追溯面积达27万亩。加强基地创建,2022年度完成4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创建验收。
(六)绿色发展。持续开展农业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加大有机肥料资源利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促进施肥结构调整;加快施肥方式转变,提高肥料利用率,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粮食增产、职工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组织小麦、水稻生产技术指导专家组深入农场种植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推广各项绿色高质高效先进适用技术,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截止2022年底,垦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面积达22.5万亩。
强力推进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完善秸秆禁烧长效管控机制,密切监控,网格化管理,轮班作业、全天驻守、严防死守,确保垦区不放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实现全年零火点。着力提升秸杆综合利用率,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种植能力和生产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积极引导职工创业,成立秸秆综合利用服务机构,2022年度农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
扎实推进养殖业绿色生产。集团公司所属安徽江南茶海禽业配套建设鸡粪处理中心年设计处理鸡粪能力4万吨,可向社会提供商品有机肥2.774万吨。中心采用先进的鸡粪处理设备,新鲜鸡粪通过运粪车运至鸡粪处理区进行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料,实现即产即清处理。鸡粪处理中心实行全密闭生产,内部设置有通风除臭设施,可最大范围内实现无臭味生产,保证场区的环境质量,保障周边生态环境。集团公司所属安徽汉世伟和安1.6万头母猪场项目配套建设消毒池、暂存池、黑膜沼气池、堆肥棚等粪污处理及环境治理工程,主要目标是环境治理和固废物再利用,利用猪场粪便和生产、生活污水生产沼气,实现能源、资源、沼渣和沼液的综合利用,粪便污水处理后达到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生态化、产业化目标。
着力推进美丽农场建设。垦区上下高度重视农场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建设,一方面,及时组织人力财力物力,扎实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围绕区内乱停乱放、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绿化亮化工程、户外广告管理、道路硬化、供水安全、电网升级、危房改造、通信通达以及职工休闲、健身等文化娱乐公共设施建设等开展全面集中整治。一方面,对照属地政府和周边农村有关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找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把集中整治与长期规划建设结合起来,着手编制农场环境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建立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由点及面推进农场辖区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美丽农场。2022年农场办公区和职工居住区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一些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彻底根除。
(七)对外合作。集团公司皖津项目是目前津巴布韦农业生产规模最大的农业企业之一。皖津公司目前经营三个农场,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烟草等作物。十余年来,皖津公司共为津巴布韦生产粮食13万吨,烟草创汇600万美元,常年带动就业500人,季节性用工2000人,对缓解当地粮食危机、外汇短缺和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2022年,集团公司继续加大光伏发电提水灌溉和粮食烘干仓储等基础设施投入,皖津光伏发电提水灌溉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有效解决了停电频繁、烘干难、存储难等生产难题,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同时有效改善了公司周边社区的供电情况。
在致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皖津公司积极开展资助小学、孤儿院、援津义诊、灾后捐赠等系列教育、卫生、公益活动,受到津巴布韦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皖津公司先后获得“津巴布韦全国小麦先进生产单位”、“中国驻津企业先进单位”、“津巴布韦玉米11吨及以上俱乐部成员”等荣誉称号并荣获安徽省政府、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授予锦旗表彰。2018年4月,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对安徽进行友好访问时,肯定皖津项目贡献,表态积极支持皖津项目发展。2018年5月,时任中国驻津大使黄屏指出,皖津项目在特定历史时期维护了中国的核心利益。2022年皖津公司再次获评津巴布韦“大规模种植企业年度奖”。皖津项目已连续三年扭亏为盈。
(八)和谐发展。安全生产形势良好。一是强化“红线”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增加安全生产忧患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时刻拧紧安全生产这个阀门,以极端负责的态度抓细抓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推进垦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二是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和安全知识竞答等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开展2022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江淮行”活动,巩固活动成果,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救援力量、装备、物资准备,确保一旦发生事故险情能及时应对、快速处置、科学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应报尽报、宁可多报,不可漏报。三是坚持预防为主,狠抓隐患整治。汲取各地事故教训,注重举一反三,按照“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余地、不留尾巴”的要求,以“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把垦区在建工程、房地产开发施工、酒店宾馆、产业化企业、林场防火、粮库运营、农机具操作、危化品存储、堤坝水闸、湖塘水库及居民小区用电、用气等作为重点排查对象,做到不打折、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抓紧整改到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垦区人民群众安全和生产经营稳定。四是加强监督检查,推动责任落实。组织企业职工广泛开展“我是安全吹哨人”“查找身边的隐患”“安全随手拍”等活动,调动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监督企业安全生产。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下基层、赴一线,对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彻底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好的经验做法,曝光负面典型,推动安全生产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垦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22年,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539处,整改534处,整改率99.1%,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良好。
防汛抗旱成效明显。根据垦区易旱易涝特点,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高度重视、提前谋划,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调整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及责任分工,严格落实防汛抗旱一把手负责制,认真开展防汛风险隐患排查及整改。 2022年,全省发生较大范围旱情,尤其皖南出现中到重度旱情,集团公司会同农场公司提前谋划、早部署早安排,千方百计调度水源,缓解了旱情影响,保障了秋收丰收到手,确保了秋种顺利播种出苗。
民生保障结出硕果。始终坚持群众工作无小事理念,不厌其烦做好群众工作,服务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健全“党建+信访”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带案下访、包案化解、带班值班和信访维稳信息报送制度,制定和落实二十大召开、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和时段的信访维稳工作预案;持续开展垦区信访矛盾纠纷隐患大排查;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压实责任,狠抓落实。通过一系列举措,2022年妥善化解17项历史遗留问题,其中彻底解决了迁延10多年的皖河农场职工涉“7年半”养老保险费信访积案,共有2556名在职职工补缴费用,345名退休职工落实待遇补差,未发生一起聚集性上访、来省进京访和网络舆情,实现为职工“解绊”、为企业“松绑”、维护社会稳定的既定目标。2022年,集团公司共受理调处信访案件86件次,已办结82件次,办结率95.3%。集团公司连续五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信访工作优秀单位,也是省属企业中唯一连续两年在省委 “一改两为”大会上受表彰的单位。
职工医疗费二次补充报销、大病补贴等和企业低保、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措施均有效落实;职工互助保障实现全覆盖。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过渡。
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集中财力推进垦区欠发达农场产业发展,再次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用于支持十字铺茶场鸡粪配套处理中心项目、东风湖农场农业服务产业化经营项目(二)建设,有效巩固拓展了区内欠发达农场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开展对口帮扶。2022年帮扶工作带动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取得实效。集团公司在省直定点帮扶乡村振兴绩效考核中获得“好”等次。
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2022年企业民主管理和场务公开受到省总工会、省国资委通报表扬。
积极促进社会就业。认真部署落实垦区人才引进,充分运用集团公司门户网站、各高校就业网站和专业招聘网站,全面发布公司招聘信息,积极开展主题招聘活动, 2022年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对外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共137 人。
五、责任展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农垦集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转型升级、提质提效、实干兴企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更好衔接安徽农垦“十四五”发展规划,锚定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奋斗方向,坚决实现“四大目标”,全力推动农垦经济向稳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皖垦新篇章。
实现“四大目标”:1.经济更强。确保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2.65%;利润总额5亿元,同比增长9.4 %;力争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利润总额5.2亿元。所属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原则上实现两位数增长。2.投资更大。完成投资44.84亿元, 3.动力更足。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审定水稻、小麦品种3-5个,小麦常规种子市场占有率不低于全省市场份额的20%。4.福祉更多。美丽农场建设取得成效,人居环境更加整洁优美;职工收入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农垦职均收入平均增长10%左右。
围绕实现这四大目标任务,将采取五项重点举措:
(一)坚持战略引领,以更优的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围绕做强做优做大现代农业,加强顶层设计,理顺主体关系,整合优势资源,加快建立集团化产业经营体系,着力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抢占高质量发展制高点。着重强化集团公司“统”的功能,发挥专业公司“专”的功能,做实农场公司“保”的功能。统筹建立采供销业务平台;规范项目投资全程管控;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二)坚持产业驱动,以更高的质量推动项目建设
聚焦主责主业,加速构建“一核五柱两支撑”的产业格局。一是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和农业统一经营。确保托管面积25万亩,力争28.8万亩。二是做大做强种植业。确保全年粮食等作物播种面积达到90万亩以上、总产量38万吨以上,扛实保障粮食安全重任。力争垦区“三品一标”总数达60个以上,实现主要农产品绿色、有机认证全覆盖。三是补齐养殖业短板。建成江南茶海蛋鸡养殖项目;调整优化安禽公司蛋种鸡产业结构。强化和安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争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谋划奶牛种养加一体化合作,打造自有乳业品牌。四是优化林茶果业结构。建设储备林12550亩;在沿江沿淮农场实施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积极探索森林碳汇经济。改造衰老茶园,持续扩大白茶、黄金芽等高附加值品种的种植面积。扩大“酥梨第一园”建设规模,打造果旅产业和智慧农业核心示范区。优化水家湖草莓品种和产业布局,建设高标准草莓产业园。五是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调整优化稻米、麦面加工产业布局,扩大稻米加工产能。延伸稻米、麦面产业链,研发差异化产品,提升附加值。线上线下多元化、多渠道拓展营销市场,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六是进一步盘活农垦土地资源。扩大“旱改水”规模,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土地复垦开发。七是推动投资金融业转型提效。八是保持房地产业稳健发展。九是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统筹建设一批有规模有效益的风电、光伏、加油加气站和充电桩等新能源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坚持聚焦双效,以更高的标准狠抓经营管控
一是强化基础管理。持续推进“一企一策”精准发力;加强项目、财务、土地等各类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技术集成,统筹提升系统综合功能,提高在线监管效率。加强股权管理,依法维护国有股东权益。推动内部审计全覆盖。二是强化资产资金管理。强化集团资金归集和统筹调度,提高资本运作水平,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三是强化债务管控。源头管控企业融资和有息负债规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负债成本。巩固扩大直接融资市场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四是强化对标管理。分类开展精准对标,推动各项工作争上游、争先进。五是强化政策研究。适时分析研判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早对接、早争取、早落实,最大限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效益。六是强化考核激励。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发展增量,传递压力责任;以考核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完善综合考核和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增强考核的针对性、统筹性和科学性。
(四)坚持改革创新,以更实的举措激发动力活力
一是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优化调整集团机构设置,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善落实 “干部能上能下、职务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二是全力推进种业振兴。聚焦上市目标,充分发挥国家种业阵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品种选育的精准性实用性。增强自主育种能力,注重提升成果转化率,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农垦芯”。坚持种子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粮一体化发展。三是大力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谋划创建农垦重点实验室。加强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机装备优化升级,提升农机作业服务质量,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攻关茶树新品种选育技术,提质扩建茶树种质资源圃。四是奋力扩大农业“走出去”影响力。健全优化皖津公司治理结构;持续提升皖津项目生产保障能力;继续开展作物高产攻关,提高亩均效益和盈利能力。争取援非政策支持,努力将皖津项目纳入我国政府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及津巴布韦政府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三方合作机制;深化与“走出去”企业交流合作。五要加快开放合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强与头部企业、上市公司的对接合作。深化拓展垦地合作,建立完善垦地定期对接会商机制,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五)坚持实干兴企,以更严的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把“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树立大抓基层工作导向,推动农垦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把基层党支部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健全“党建+信访”工作机制,巩固拓展信访工作成果。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积极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是狠抓作风建设。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主动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深入生产一线、市场前沿、项目现场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服务意识,加强工作协同配合,强化工作执行力。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强化“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进取意识,创优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发展环境。树立“以业绩论英雄”“有为才有位”的用人导向。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包容、为成功者激励,推动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局面。三是筑牢安全保障。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监督、考核制度。持续深入开展1+11+N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等安全生产事故。抓细抓实防灾减灾救灾措施,严防汛情、灾情引发安全事故。加大重点信访积案和突出矛盾纠纷化解力度,维护信访稳定形势。四是增进民生福祉。坚持短期集中整治和长期规划建设相结合,一场一策推进落实美丽农场建设方案,持续改善农场人居环境。坚持生产农业和体验农业协同推进,改造提升农业生产环境,建设美丽诗画田园。推动实现农场办社会职能全面彻底移交;实施产业联农带农,促进共同富裕,顺应职工群众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期待。保障职工权益,关心职工冷暖,解决职工难题,让职工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